9月22日至24日,由米乐官方版俄语学院、米乐官方版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黑龙江省俄语学会主办的首届汉俄翻译与中俄人文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米乐官方版顺利召开。共有来自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俄罗斯科学院等4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90多位代表参加本次会议。开幕式在米乐官方版外事处多功能厅举行,米乐官方版俄语学院党委书记黄东晶教授主持开幕式。

黑龙江大学副校长张颖春研究员、俄罗斯科学院伊·费·波波娃院士、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伊·索·卡拉布拉托娃院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忠廉教授分别致开幕辞。他们指出,米乐官方版在多年的办学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对俄办学特色,翻译研究历史悠久,为中俄人文交流研究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希望通过本次会议促进中俄两国间交流与合作,深化文明互鉴,更好地认识、发掘和传播好中俄文化中的世界意义和时代价值。


本次研讨会有幸邀请到深耕于“俄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国际汉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等领域的12位中国专家在会议现场作主旨报告,12位俄罗斯学者在线上作大会报告,伊·索·卡拉布拉托娃院士、弗·格·达岑申教授应邀到会议现场与中国学者面对面分享学术心得。

会议围绕“汉俄翻译理论与实践”“汉俄翻译家研究”“汉俄翻译与俄罗斯汉学研究”“汉俄翻译与中华文化传播研究”“国家翻译能力与对外话语构建研究”“翻译助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等议题展开了分论坛讨论。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展现了对俄汉翻译与人文交流互鉴研究的传承与创新、真知与灼见。


研讨会闭幕式由俄语学院副院长关秀娟教授主持,来自黑龙江科技大学的鞠传婷、苏州大学的Politova Anastasia、天津外国语大学的栾东丽、哈尔滨理工大学的杨蕊、米乐官方版的信娜和许雁分别汇报各组讨论情况,西伯利亚联邦大学弗·格·达岑申教授、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阎国栋教授分别作会议总结。

本次会议在“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时代背景下探讨文学、语言学、历史学、文化学以及国际关系等研究的现状与未来。会议视角开阔、选题前沿、成果务实,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展示了近年来汉俄翻译与中俄人文交流研究的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俄语学院供稿)